调查显示,“对我好不好”成为家政员选择上岗下岗的首要因素。“难道高薪也留不住好阿姨?”为此我们积极做了调研,家政员和雇主的选择是双向的,家政员希望遇到好雇主,雇主想留住好阿姨。除了薪资,家政员还在意些什么?通过走访多位家政员和雇主,一起来听听她们怎么说。
家政员:更喜欢“走心”的雇主
家政员刘阿姨:我拿雇主当家人,雇主当我是下人。
“我做家政十多年了,很少从雇主家里辞职,大部分雇主都待我很好,唯有一户我只做了1个月就主动辞了。”提起服务中遇到的难受事,刘阿姨有话说。5年前,她接到一个订单,为一户住别墅的客户做饭做卫生,“客户有严重洁癖,地上有一根头发丝,也会要我捡干净。”刘阿姨觉得雇主爱干净,有些分内事要求高可以理解。不过她有点接受不了雇主叫她做事时的语气,“总是呼来喝去的”。
真正让她辞职的导火索发生在刘阿姨入职的一个月后,雇主生产后回家的第一天,全家围坐在一起庆祝,所有人都倒上了饮料,新请来的月嫂也有,就是完全不理会刘阿姨。“当时心里特别难受,我把他们当家人,还给她宝宝封了红包,但是他们看不起人,把我当下人。”
月嫂胡姐:雇主不配合,做再好也白搭。
“做这行心态要好,雇主和阿姨合不合得来很重要,如果实在合不来就不要硬撑。”胡姐是个开朗随性的人,下岗后参加育婴师培训当起了月嫂,现在已是第7个年头。大多数雇主对胡姐评价都很高,不过她也曾碰到过特别“自以为是”的雇主。
说起17年在杭州接的一个月嫂单,因为雇主的不配合让胡姐非常不省心。“每次准备好的药不按时吃,要热很多次;正熬着粥又叫做别的,还常常抱怨没马上就动……”与雇主沟通多次也没有改善。她告诉记者,做月嫂这一行要善于与雇主沟通,如果沟通不好,做的再好也是白搭。
月嫂安阿姨:雇主脾气古怪,床单一天洗十几次。
“在人家做事,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,但是有的家庭认为花钱请了我们来就是万能的,什么事情都要包干,心里就不舒服了。”47岁的月嫂安阿姨从业6年来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雇主,有个别着实难“伺候”。
“去年夏天服务的一位宝妈,脾气特别古怪,要求只能给新生儿用纱布当尿布,每次尿湿都会把肚脐、床单弄湿。”安阿姨担心宝宝肚脐感染发炎,每天给宝宝洗床单要洗十几次,“洗得我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,实在坚持不下去。”
家政员刘姐:雇主信任,不计较工资多少。
“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愿意拿4500元的工资,做这么久不离开。”家政员刘姐说到,服务现在的雇主15年了,已经与雇主以姐妹相称。“最初做的时候工资只有几百块钱,涨到现在比照行情还是低不少,如果不是雇主待我好,我不会坚持这么久。”
刘姐最初是照顾的是李女士的父母,后来老人去世后,就照顾一家三口,李女士的孩子几乎是她一手带大的。“我的手对洗洁精洗衣液过敏,雇主会特别照顾我的感受,给我买好手套,家里很多事情都会放心交给我。寒暑假还会让我带她女儿回我老家,让我同时照顾两个家庭的孩子,这份信任让我特别感动。”刘姐告诉记者,尊重和关心让她非常舒服,也让她愿意一直做下去。
雇主:对阿姨耐心很重要
“我请家政主要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家务负担,想省点心。”家住长沙市开福区的侯佳女士10年来一直在请家政,在这期间换了有5、6个家政员,对于和“阿姨”相处,她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经验。
“首先面试的时候我会从交谈中了解到阿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如果只跟我谈钱,或者明确提出给多少钱就做多少事的阿姨,我一般不会请的。还有一些阿姨会在我面前提起之前服务的雇主,我觉得这一点也不好,无形之中她就透露了雇主的一些信息。”侯女士表示请一个合眼缘的阿姨真的太不容易了。
除此之外,第一次请到家里来,侯女士还会和家政员“耐心交流”。“阿姨到一个新的家庭环境,需要对这个家进行熟悉,了解家里人的生活方式、饮食习惯等,这时候雇主需要有耐心,慢慢教。”侯女士介绍说,现在家里的家政员她觉得很不错,“她是我目前为止请到的最顺心的一位阿姨,很会看事做事,做饭也很好吃,我待她也像朋友,从乡下拿的土特产都会给她拿一些。”侯女士觉得,大多数家政员都是只要你待她好,她做事会更尽力,“要是能长期做好,就算每个月多几百块钱或者年底多给点红包,我也乐意。”
家有二宝的李女士也被请保姆难住了。李女士希望能请到一个既能兼顾家务又能带孩子的阿姨,两年间换了四、五个,也一直没有找到心仪的,“之前有个阿姨主观意识太强,听不进建议又说不出理由,我就没让她来了,换的这位做卫生细致满意多了。”李女士表示如果阿姨尽心,生活方面会更随意一些,休假也会更加通融。
专家点评:找对需求点,留住好“阿姨”
无论是家政员还是雇主,找对需求点更容易和睦相处。现在家政行业的工资普遍上浮,在此之上,大家都会更多追求归属感,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,进而通过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,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。因此,雇主想要留住好的家政员,要找到家政员需求的侧重点,对家政员的尽心付出适当作出回应。同样的,家政员想遇到好雇主,也要摆正心态,勤动手多沟通,用平常心完成雇主安排的分内事。总之,无论服务还是被服务,尊重、真诚肯定是能打动人的。
文:今日女报/凤网记者 史超 吴雯倩